Category: 養生湯水

勤洗手、濕熱內蘊惹來主婦手?外敷、內服中藥助紓緩勤洗手、濕熱內蘊惹來主婦手?外敷、內服中藥助紓緩

其實「主婦手」並非不治之症,運用傳統中醫藥食療和外用處方,便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。 外用處方: 方法一:馬齒莧 功效: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消腫之功,故可用於癰腫瘡毒,更有止血通淋作用。 用法:馬齒莧清洗患處: 材料:乾品馬齒莧(一兩) 做法:清洗藥材後,加入適量清水,以大火煲至水滾後轉小火,續煲30分鐘,然後關火。隔去藥渣,待放涼後,有需要時可作外洗,或以鮮品搗爛外敷患處。每日一次,連續二天,以觀後效。 方法二:魚腥草 功效:魚腥草性質寒能泄降,辛以散結,以清肺見長,故有清熱解毒、消癰排膿作用。 用法:以魚腥草塗抹患處: 材料:魚腥草(一兩),清洗後放入適量清水,水沸後轉慢火續煲二十分鐘。冷卻後用紗布包裹,於主婦手或瘙癢部位塗抹,每天塗抹兩次。 嚴重者連續清洗或塗抹三天,其瘙癢部位可能會出現局部乾燥,滲出液體也會減少或消失,瘙癢的感覺也會慢慢的減輕。 食療方面: 1.土茯苓生地湯(1人分量) 材料: 土茯苓 1兩 生地  5錢 赤小豆 1兩 生熟薏苡仁 各5錢 蜜棗  3粒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中醫︰肺炎因正氣不足,外邪犯肺引起!針刺輔艾灸、茶療助提升抵抗力中醫︰肺炎因正氣不足,外邪犯肺引起!針刺輔艾灸、茶療助提升抵抗力

從中醫角度來看,導致肺炎的病因如下: 1)正氣虛弱(抵抗力不足):守護皮膚肌表的保衛能力不足,讓外邪侵襲。病後、產後體虛、勞累過度、熬夜、長期壓力或先天稟賦欠佳,以致外邪乘虛侵犯皮毛,內藏駐於肺,肺氣閉鬱而發為肺炎。 2)外邪犯肺:肺開竅於鼻,直接與外界溝通,又外合皮毛而主肌表。若寒溫失調,則溫熱及風寒、風熱、燥熱或濕熱之邪易從口鼻直接侵犯肺臟,或侵襲肌表,以致邪鬱於肺,清肅失常而發為肺炎。 3)痰熱壅肺:外邪犯肺,鬱而化熱,或臟腑有積熱,上蒸於肺,邪熱灼津為痰,痰熱壅肺,閉阻肺氣而發為肺炎。 至於分型則有以下幾類: 1.風熱閉肺型:症狀為呼吸急促,有汗、口微渴,輕度煩躁,咽紅,治療重點在於散風清熱、宣肺止咳。 2.風寒閉肺型:症狀為咳嗽、呼吸急速、發熱不高、無汗、惡寒,治療重點在於祛風散寒、止咳定喘。 3.痰熱閉肺型:症狀表現為發熱無汗或少汗、咳嗽、喘憋、痰鳴、腹脹、胸滿、煩躁不安,治療以清熱化痰、宣肺開竅和降逆平喘為重點。 4.表寒裏熱型:症狀為高熱無汗、咳喘、煩躁不安、鼻唇周圍發青和鼻翼扇動,治療宜以宣肺散寒、清熱平喘為重點。 防護和治療方法: 針刺輔以艾灸。灸火的藥力形成溫和的補,能迅速打通瘀滯的經絡和穴位,使氣血暢通,提升防病與抗病能力,不單達到針到病除之效,還有防病與提升抵抗力的功能。 取穴:風池、風門、肺俞、和定喘等穴,佐以艾灸,留針20分鐘,隔日一次,七次為1療程。 茶療:(1人份量) ~ Ingredient~材料 : 銀花  三錢 枇杷葉 二錢 桔梗  二錢 無花果 二枚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骨骼肌筋 保健與食療骨骼肌筋 保健與食療

 中醫認為長者由於肝脾系功能和營養物質日漸衰減,臨床上常有骨質易於疏鬆及肌筋痿弱,故長者跌仆受傷後,骨骼易於折斷,常見手腕骨折,大腿股骨頸骨折或脊椎骨折,而受偒後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方可痊癒。 長者平日飲良應適量增加營養,補充蛋白質和鈣質的食品,如鮮牛奶,瘦肉,雞蛋,魚類,豆製品等食材;選吃新鮮蔬果,少進糖,鹽及不要煙酒過度;並多做適體戶外活動,吸收足夠陽光可令身體合成更多維他命D,幫助鈣吸收。下列食療可作參考: 一. 豆腐鮮魚湯 ~ Ingredient~材料 : 豆腐 半斤 鮮魚 約1斤 功效:健脾養胃 ~ How To Make ~做法 : 1. 把魚洗淨去內臟,加入適量清水煮湯,調味飲用。 (可把魚兩面略煎材加入清水煮較好味 一.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小兒食慾不振 中醫調理小兒食慾不振 中醫調理

    小兒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,需要豐富的營養補充身體生長,而小兒又為稚陰稚陽之體,臟腑嬌嫩,尤於脾胃功能不健全,因此,小兒常常發生胃腸功能異常,小兒食慾不振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胃腸功能障礙。小兒食慾不振多由以下原因所致︰1.素體脾胃虛弱,消化功能低下;2.餵養不當,常常不定時定量進食,或愛吃零食,養成偏食的習慣;3.食物種類單調,色香味欠奉,未能刺激小孩的食慾。 患有食慾不振的小孩,除了胃納呆滯,進食比同齡兒童量少外,還常常伴有食後脘腹脹滿不舒、大便失調(便爛或是秘結)。由於食慾不振,進食量少,消化吸收欠佳,患兒常見面黃肌瘦,生長發育比同齡兒童要緩慢,個子相對矮小瘦弱。另外,由於脾胃虛弱,氣血生化不足,進而影響患兒的免疫力而易發感冒和氣管敏感等症。 中醫藥在治療小兒食慾不振,消化不良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具有療效好、副作用小的優勢,深受患者家屬的歡迎。以下是筆者用於調理小兒食慾不振的方藥,臨床所見,一般經過2至3個星期的調理,患兒的食慾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,現供讀者參考。 ~ Ingredient~材料 : 太子參  8克 茯苓   8克 白朮   6克 淮山藥  10克 甘草   2克 陳皮   2克 雞內金  6克 穀麥芽  各10克 山楂   6克 枳殼   6克 厚樸   4克 服法:每天一劑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清熱潤肺 – 沙參百合煲雪蓮果清熱潤肺 – 沙參百合煲雪蓮果

~ Ingredient~材料 : 1)  花雪蓮果 1 -2個(視乎大小)清肝解毒、潤肺 2)龍眼肉  約2両(養心脾、補氣血) 3)棕櫚果  4個(清肺熱) 4)北沙參  2両(養陰潤肺、清肺熱) 5)腰果   2両(滋潤皮膚、利尿) 6)甘筍   1條(健脾養肝) 7)海竹頭  3両(補而不燥、滋養氣血、養陰潤燥) 8)百合   2両(潤肺補氣、寧心安神、滋潤皮膚) ~ How To Make ~做法 : 1)雪蓮果、甘筍去皮切件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冬季宜養藏儲能量,為來年健康打底!補腎健脾推介鮮冬菇合桃番薯湯冬季宜養藏儲能量,為來年健康打底!補腎健脾推介鮮冬菇合桃番薯湯

現在可以煲鮮冬菇合桃蓮子番薯豬骨湯。鮮冬菇性平、味甘,入肝、胃經,有補肝腎、健脾胃、益氣血、益智安神的功效。合桃性溫、味甘,入肺、腎、大腸經,有補腎強腰,溫肺定喘,潤腸通便的功效。蓮子性平、味甘、澀,入脾、腎、心經,功效有益腎固精,補脾止瀉,止帶養心。番薯性味甘平、無毒,歸經脾、腎,功效包括補中和血、益氣生津、寬腸胃、通便秘。豬骨性平、味澀,入肺、腎、大腸經,能補中益氣、養血健骨。 ~ Ingredient~材料 : 鮮冬菇 4個 合桃  1兩 蓮子  1兩 番薯  1至2個(視乎大小) 生薑  2片 蜜棗  2粒 豬湯骨 半斤 ~ How To Make ~做法 : 1.鮮冬菇洗淨後去蒂(冬菇蒂會留著一起煲湯)。 2. 豬湯骨汆水。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流感高峰 :防寒保健茶療(1人份量)流感高峰 :防寒保健茶療(1人份量)

防寒保健茶療(1人份量) ~ Ingredient~材料 : 北芪  3錢 白朮  3錢 防風  3錢 大棗  2枚 禁忌:已經感染了風寒者不宜。 小孩、孕婦、老人家、大病、久病或長期病患者,建議服用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。   ~ How To Make ~做法 : 將材料清洗乾淨後,與凍水同下鍋,水沸後轉慢火續煲40分鐘,便可以去渣,留湯,熱服。連服5天,以防風寒來襲擊之餘亦可強健脾胃。   保健作息:身體有些重要穴位或位置要加強保溫,免受風寒來襲。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安睡茶 / 麥棗飲安睡茶 / 麥棗飲

中醫辨証:  長期失眠患者臨床上可經常伴發記憶力減退,煩熱,脫髮,手心冒汗,心悸盜汗,皮膚乾燥,便秘,偏頭痛和脾氣暴躁等徵狀。 失眠有入睡困難的,有醒後不能復睡的,有夜睡多夢的,改善方案每以化痰清熱,補益心脾,養心安神及清熱安神等法。 失眠也與情緒壓力有關,故此應保持身心舒暢,寬容笑臉,減少鬱怒。飲食以清淡為主,常飲暖開水,多適量選吃蘋果,谷麥類,脫脂奶,魚類,百合,淮山和雪耳等食材。 長者日常須忌鹹類及辛辣煎燥物品,晚上九時開始不可以進食過飽,更不宜喝茶,咖啡及用煙酒,並培養生活情趣。下列食療可作參考: 安睡茶: 功效:養心安神 材料:太子參 1.5錢 茯神  5錢 南棗  2枚 做法:材料加上2碗清水,煮沸後,續煮約20分鐘,睡前45分鐘服用。 麥棗飲: 功效:清心安神 材料:麥冬 3錢 生熟棗仁 各2錢 遠志 半錢 做法:材料加上2.5碗清水,煮沸後,續煮約30分鐘,睡前45分鐘服用。   以上內容轉載自松栢之聲505期PDF連結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雪梨無花果粟米湯 秋季必備湯水滋陰潤肺通便雪梨無花果粟米湯 秋季必備湯水滋陰潤肺通便

~ Ingredient~材料 : 雪梨  2個 無花果乾 4粒 粟米  1條 栗子  2兩 扁豆  2兩 南杏  1兩 水   2公升 鹽   適量 雪梨:味甘性寒,能潤肺清燥,有止咳化痰,養血生肌的作用。 無花果:味甘,性涼,有清熱生津,健脾開胃,解毒消腫之功效,亦可治咽喉腫痛,燥咳聲嘶。 粟米:味甘,鹹,性涼,和中,益腎,除熱,解毒之功效,粟米芯可利尿。 栗子:甘清,能養胃健脾,補腎強筋,活血止血。 扁豆:性味甘平,健脾和中,消暑化濕,煮熟時綿軟微甜。 南杏:性平,偏於滋潤及養護肺氣,用作緩和,潤腸通便。 ~ How To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栗子黨參煲烏雞栗子黨參煲烏雞

~ Ingredient~材料 :(4人份) 豬腱   半斤 鐵棍淮山 2支(以養陰、補水為主) 蟲草花  2両(不寒不燥,含豐富蛋白質、滋肺補腎、護肝、抗氧化,舒緩因肺腎兩虛引起的咳嗽氣促及病後調理身體) 黨參   約4條(視乎粗幼)(補氣、提氣、養血、和胃,用於中氣不足、身體虛弱、血虛、脾胃虛、肺氣虛) 栗子   半磅(健脾、補腎、強筋骨) 烏雞   半邊(1隻)(滋陰、健脾、補肝腎,調整身體機能,修復特別好) 無花果  5粒(清熱、潤肺、滋潤腸道) ~ How To Make ~做法 : 1)豬腱、烏雞凍水汆水。 2)蟲草花浸10分鐘。 3)黨參浸10分鐘,剪開。 4)鐵棍淮山去皮、切段,未用放入鹽水以免氧化變黑。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淮山螺頭蓮子百合豬骨湯:秋季養生:潤肺益胃滋養秋燥淮山螺頭蓮子百合豬骨湯:秋季養生:潤肺益胃滋養秋燥

~ Ingredient~材料 : 鮮淮山 1兩 螺頭  4個 蓮子  1兩 百合  1兩 生薑  6片 蔥   1棵 豬骨  半斤 米酒  1茶匙 鮮淮山性平、味甘,入脾、肺、腎經,功效包括益氣養陰,補脾肺腎,固精止帶。 螺頭性微寒、味甘、鹹,有清竅明目、滋陰養顏及利水的效用。蓮子性平、味甘、澀,入脾、腎、心經,有益腎固精,補脾止瀉,止帶,養心的功效。 百合性微寒、味甘,入肺、心經,能養陰潤肺止咳,清心安神。 豬骨性溫,味甘、鹹,入脾、胃經,功效包括補脾氣、潤腸胃、生津液、豐肌體、澤皮膚、補中益氣、養血健骨的功效。 骨頭的營養成分比植物和生食物更容易被吸收。還有湯中有生薑,溫中健脾. ~ How To Make...

Read MoreRead More

中醫談美白護膚中醫談美白護膚

濕熱者:臉色多帶紅,容易出現暗瘡及粉刺 改善方法:要特別注重清潔,防止毛孔堵塞 寒濕者:臉色較蒼白皮膚會顯得浮腫和失去光澤 改善方法:應消除皮膚角質,並多做功夫去濕 燥熱者:臉色偏紅,皮膚乾燥,易有紅斑和粉刺 改善方法:要特別注意保持肌膚水份 寒燥者:臉色蒼白,容易有皺紋 改善方法:應多作按摩,增強血液循環 護膚湯水 冰糖木耳汁: 材料:黑木耳,凍糖,黑芝麻(炒) 功效:令頭髪烏黑,養顏 加水煲一小時即可飲用。 阿膠芪棗湯: 材料:阿膠,北芪,紅棗 功效:補氣補血,體質虛弱者適合飲用。 加水煲一小時,最後加入阿膠,溶了即可飲用。 三白湯: 材料:白朮,白芍,茯苓,甘草 功效:美白去斑...

Read MoreRead More